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三严三实’,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我们要将调查研究贯穿工作的始终,发扬我们党干事创业的“传家宝”。
要坚持实事求是抓调研。调查研究是工作的基本功,“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是干事担当应有的责任和作风。走马观花式“下基层”,“量体裁衣”打造“亮点”,“前呼后拥”留影式调研,如此形式主义不仅滋生了决策主观主义的土壤,更是侵蚀了民心、徒增了反感。调查研究要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敢于反映问题,勤于剖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切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解民忧、暖民心。
要练好“三力”本领抓调研。一是要聚焦主要矛盾,以谋定后动的眼力选好课题。解决问题是调查研究的本质属性,不能“空对空”,而要“地对地”,选好调研课题,才能打好有准备之仗,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要运用现代手段,以游刃有余的手力把准脉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学好用活现代技术手段,推动研究分析得心应手、量质齐升;同时合理调动跨部门信息资源,把问题挖得全、挖得深,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规律和联系,实现“小切口”“深突破”。三是要抓好改革落实,以久久为功的心力破解难题。“文以载道,以用为贵”,好的调研能让工作事半功倍,不能写完报告就束之高阁,做实做细调研的“后半篇文章”才是应有的题中之意,真正让深入的调研指导科学决策,推动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要善于调动“外脑”抓调研。我国众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第三方调研服务机构具备专业前沿的调研水平,掌握成熟可靠的研究方法,能够紧跟国内外最新理论研究思路,与时俱进。但受制于数据来源与成果转化途径,这些主体的调查研究常常与现实实践相脱离。政府要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推进“产教融合”,调用自身完善的数据资源与专业调研团队对接,以调研结论促进决策变革,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例如,广州市黄埔区公开征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课题合作单位,发挥社会力量挖掘七人普资料更大的社会效益;武汉市商务局委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服务双循环研究中心编纂《武汉商务年鉴》,充分发挥研究中心“商贸智库”功能。(李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