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评论>深网时评-春天的故事>

以“心”筑牢法治长城

条评论立即评论

以“心”筑牢法治长城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中央宣传部、中央依法治国办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日前正式出版发行。法者,治之端也。广大党员干部要学深悟透《纲要》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牢固法治观念、坚守法治底线,以法治精神引导自身履职尽责、为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贡献力量,以“心”铸造社会主义法治长城。

以“专心”学法懂法。党员干部要自觉担当、自我加压,带头学法,发挥模范作用。树立法的意识、强化法的观念、锻炼法的思维,将法治思想融入日常工作、改革创新之中。对《纲要》内容,要勤思常悟,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将《纲要》作为自身工作生活的“指南针”,让法治精神入脑入心,讲规矩、守底线,始终维护法治尊严,牢牢把握严格执法的工作“生命线”,将法治作为言行的坐标系、度量衡。

以“诚心”守法普法。党员干部要提升法治素养,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不越雷池半步,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当好遵法守法的好榜样。积极参与普法工作,通过巡回法庭、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常态化普法,让《民法典》等法律常识深入人心,提升全民法治素养通过常态化宣传,让《民法典》等法律常识日益深入人心,不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党员干部守法普法、人民群众知法懂法的全面法治氛围。让守法成为全民上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依法治国提供强大的群众基础。

以“公心”执法用法。党员干部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只能做到不折不扣、公平公正地实行法律,才能确保法律不是一纸空文,才能让依法治国落到实处。党员干部要廉明公正,捍卫法律尊严,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搞“变通”、不徇“私情”,当好全面依法治国的形象代言人。要通过法治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打击电信诈骗、保护个人信息、保障食品安全等等,通过法治维护人民权益、助力民生发展、回应人民诉求,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法治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王晨鹏)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