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评论>深网时评-春天的故事>

“三部曲”奏响法治文化建设嘹亮乐章

条评论立即评论

“三部曲”奏响法治文化建设嘹亮乐章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传承、国家的精神家园。没有强有力的文化,就没有强有力的精神。法治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主动作为,奏响法治文化建设“三部曲”,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树立法治意识、法治观念

科学立法,奏响法治文化“主旋律”。“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治文化要深入人心,科学立法是前提。所谓良法,就要严谨公正,切实保护人民权益、呼应人民诉求。要健全完善民主开放包容的立法机制,广开言路、广听民意,通过座谈会、评估会、民意调查、专业顾问、公开草案等形式,引导公民有序参与立法流程,使立法符合法治精神、符合人民利益。“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要做到立法为了人民,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法律的前瞻性,根据发展新形势、人民新需求来开展立法工作,为新时期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以立法推进改革创新,以改革完善践行法律,健全法律出台前后评估、法律修订、废止等制度,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

公平执法,奏响法治文化“进行曲”。“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公平执法是践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必要项。要以法为据,树立公平公正、清正廉明的法律风气,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不讲关系、不搞特权、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强化执法监督,重点解决执法不规范、执法不透明、暴力执法、选择性执法等问题,维护法治权威和法律尊严,切实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坚持执法为民、强化使命担当,以法律利器直击痛点堵点,用法治为人民群众保驾护航,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的现实问题,回应人民群众关注的时下热点,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全民普法,奏响依法治国“协奏曲”。“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法治文化建设的重点是通过普法让法治深入人心。要强化普法宣传教育,打造全方位终身学习体系,一方面在义务教育中加强法治教育,一方面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各种形式法治教育。通过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艺演出等实际载体,反诈普法APP、公众号、短视频等虚拟载体,开展各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鼓励引导创作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主题的文艺作品,通过潜移默化培植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结合教育就业、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充分利用案例说法解惑,开展生动直观的法治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文化建设方方面面。王晨鹏)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