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评论>深网时评-春天的故事>

异地医保就医映射日益完备的医疗保障体系

条评论立即评论

异地医保就医映射日益完备的医疗保障体系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在国务院深入推进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政策的大背景下,据深圳市医保局11月25日的发布数据,目前市内已有108家定点医疗机构上线普通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且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为患者异地就医提供极大便利。深圳作为连续多年人口净流入的一线城市,也是最年轻的城市,随迁、务工、就业人口与日俱增,异地医疗基数大,异地医保就医成为广大市民“急难愁盼”的关键问题。此举的推进,不仅减轻垫支压力,缩短结算周期,更是落实“病有良医”、“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也同时映射出日益完备的深圳市医疗保障体系。仅近2个月,深圳市已着力于医疗保障,多措并举,依托全国医保平台、完善社会监督机制、调控药品市场价格、提供市民医疗便利,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一是异地医保结算,疏通异地就医“肠梗阻”。9月30日,深圳正式实现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不断扩充,全面落实这一优化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的惠民政策。随着实现异地结算不断便利,解决了跨省就医的梗阻性问题,让异地来深群众“小病懒得治,大病没钱治”的观念逐渐改善,全面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和医疗便民度。

二是透明比对药价,根除药品价格“白内障”。11月10日,深圳正式上线“医保药价通”,利用全市定点零售药店医保记账数据,让药价实现“掌上查”,真正实现全面覆盖、实时动态。药价对比的实现不仅为市民查询药品价格提供便利,更完善了社会监督机制,倒逼药店“内卷”,间接调控药品市场价格,让市民买药更透明,用药更安心。

三是集采力度加大,治好高价药品“富贵病”。10月9日,国家统一集采的61个品种药品在深圳落地,平均“打44折”,为参保人和医疗机构带来极大利好,在降价不降质的基础上扩选种类、加强供应、完善机制,显著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给老百姓一份合理的“药价清单”。而不断完善对申报企业生产、供应、履约等情况的综合评价体系,调研群众需求、扩大集采种类,方能更好地为群众谋利益,为社会创公平。

上医治未病,不断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固然为人群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健康深圳建设”更要以法治保障、机制创新、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市民健康素养,完善慢病预防与监测跟踪,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打造深圳样板,立足共建共享,实现全民健康。(黄荔翔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