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评论>深网时评-春天的故事>

用总体观念辩证思维做好引才用才考评监督工作

条评论立即评论

用总体观念辩证思维做好引才用才考评监督工作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人才工作是系统工程、动态工程,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监督体系对引才用才工作具有指挥棒校正仪作用,要坚持用总体观念辩证思维做好引才用才考评监督工作。

合理确定考评监督对象。一是摸清底数。定期分析本地区人才工作形势,实行牵头部门集中排查、用人单位申报双向结合原则,全面摸清引才用才底数、形势、任务、发展趋势,横向对比、纵向比较。既掌握本地区人才工作现实基础、历史基础,又掌握大形势下其他地区人才工作现状。二是分类称重。根据单位、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企业等职能特点,分别梳理在人才育、引、管、用等不同环节承担的职能责任、发挥的现实作用,分门别类进行量化称重,提高考评监督针对性精准性。三是确定对象。根据称重分析研判,合理界定人才考评工作中总体重点对象、重点环节,局部重点对象、重点事项,合理确定考评对象。坚持总体人才观理念,树立没有与人才工作不相关部门,没有与人才工作不相关人的思想,既面上考评,又突出重点,营造全域参与、全域考评监督工作格局。

科学设置考评监督内容。差异化设置考评监督指标内容,紧扣人才育、引、管、用环节,根据部门单位在人才工作中的定位特点,分共性、个性、显性、潜性四个类别设置考评指标。共性指标分四类,一是突出考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政治引领、政治吸纳等方针政策情况;二是突出考评建立制度机制情况,落实领导责任情况等;三是突出考评人才工作硬件建设情况,服务保障、提升环境质量等软件建设情况;四是突出考评在不同人才工作环节取得成效情况。个性指标侧重体现行业特点、单位特点、岗位特点,突出精准考评,避免大水漫灌、一刀切。显性指标,主要看人才工作引育用管等直接相关工作情况、效果情况。潜性指标,主要看长期影响因素、深层次影响因素,突出体现对人才工作薄弱、贫瘠部门领域的引才用才空间挖掘,突出体现地方文化、医疗、教育、社会荣誉、前辈引领、人才优良传统等对人才吸引力。

优化梳理考评监督方法。一是建立党委统筹,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才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人才考评制度机制。二是建立3-5年规划考核、年度考核、平时考核、重大项目领域专项考核等考评监督机制体系,实行部门行业系统分类考核,同类别同系统主体在一个考评框架下考评。三是采用组织考评、专家考评、第三方社会机构考评等方式,灵活、高效、准确考准考实。严格确定考评组人选,严明纪律要求。四是采取实地走访考察重点领域、环节,访谈重点人才,科学适当问卷调查,测评,谈话,专业机构打分评价等方式,对人才工作总体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准考实引才用才工作。

正向使用考评监督结果。把引才用才考评监督结果与地方单位绩效考评结果、发展成效结合起来、贯通起来,科学分析、双向比较、多方印证。发挥考评监督正向激励作用,对一贯引才用才成效明显的主体,进行适当奖励,对人才基础薄弱但在引才用才某一方面有突出成效的也要进行一定奖励。对引才用才非直接相关单位,但对引才用才产生关键性积极影响的也要进行表彰奖励。通过分析研判考评结果,分析短板弱项,总结固化优秀经验做法,优化工作机制、流程、程序、方法,弥补短板、不足。重在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提升人才工作质效。对考评监督发现的薄弱环节,及时加强工作力量,派驻人才专员或组织到先进单位、地区学习考察。连续两次以上考评效果较差的,及时提醒约谈相关责任主体责任人及分管领域领导。(常充利)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