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评论>深网时评-春天的故事>

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重在留人留心

条评论立即评论

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重在留人留心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倡议减少“两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是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的应急之举,更是为了今后更长久的相依。然而,如何让身在异乡的打拼者过个有温度的年,是一道社会治理新考题。要答好这道考题,就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从“政策保障、贴心服务、营造年味”三个方面出实招,切实让群众留得更安心、过得更舒心、感觉更暖心。

以政策保障留人,让群众更安心。疫情防控的决心自然要“硬”,但实施手段需要尽量地“暖”,不能让在城市里奋斗打拼、作出贡献的异乡人受委屈、寒了心,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以更强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调研、提前谋划,做到精准分类施策,针对不同群体为他们过节提供必要支持,让政策执行更有人情味。特别是要保持“市长热线”“政务邮箱”等渠道畅通,切实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强防控政策、防疫宣传,做好物资、医疗供应、合法权益保障,指导用人单位落实好工资、休假等待遇保障,保障外出务工人员过年更安心。

以贴心服务留人,让群众更舒心。必须完善好配套措施,全方位为外来务工人员贴心服务。转变角色定位,坚持物质激励和人文关怀并重,打出一套关心关爱“组合拳”,做群众中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将服务保障的触角渗透到各类人群。通过节日慰问、人文关怀、社区走访等方式,推出发补贴、消费券、旅游景区免费等有效举措,让外来务工人员从内心深处“能留、肯留、想留”。

以营造年味留人,让群众更暖心。春节,对中国人来说不仅是一个节日,还是一种温度、一种仪式感。要厚植服务情怀,可结合本地过年风俗,开展送年夜饭、才艺比拼等形式,提供适合的、富有家乡特色的文体活动,准备好丰富的“精神食粮”,展现城市服务的温度和温情,让外来人员体验到“家在远方,情在身旁”,不回家乡也能过一个充满温度和年味的年。

面对“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持续性压力,唯有从严从紧落实防疫措施,全民同心抗疫,才能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定能迎来未来更多温馨暖心的团聚时分。(朱蔼享)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