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中组部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章强调,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新部署新布局,扎实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当前,我国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发展战略正在从“跟随者”“模仿者”,向“创新者”“引领者”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畅通人才“双循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盘活人才“蓄水池”,不断推动人才发展走向世界头部行列。
畅通全球人才大循环,助推人才“引进来”与“走出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畅通全球人才大循环,一方面,要“海纳百川,引才用智”,不断打开人才对外开放的大门,加大海外空间、全球布局的拓展力度。要提升人才回国(来华)停居留便利性,建设海外人才供需对接平台,绘制外海人才地图,实施“揭榜挂帅”项目制引才、顶尖人才柔性引才、战略人才“组团引才”。加大科技资源共享力度,完善海外人才评价机制,建设国际人才服务中心,不断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积极吸引集聚全球各类优秀人才近悦远来。另一方面,还要把握创新发展、产业变革、人才流动的趋势,把握全球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变迁的新特点,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要在发展全球人才方面多向赋能、多向发力,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学习交流,通过境外高校联合培养、互换交流等方式,锻炼培养外向型复合人才。要大力支持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建设,派驻优秀人才支持当地发展,鼓励本土跨国企业聘用所在国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利用好当地人力资源,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畅通国内人才大循环,以“头雁效应”激发人才发展“雁群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进行战略布局,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人才是第一资源,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是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打造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在畅通全球人才大循环的基础上,务必畅通国内人才大循环,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凝聚创新动能,激发内生动力,释放人才活力。要强化区域间的协同联动与差异化发展,支撑区域“人才共享”“资源共享”“数据共享”“服务共享”,支持人才一体化创新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要探索建立区域间高层次人才合作机制,支持组建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标准创制及重大研究活动。要探索“人才飞地”模式,在人才资源集中区域设立孵化基地、研发平台、人才工作站等人才集聚平台,破解基层引才困局。
目前,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探索适应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要求的同时,我们要抢抓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契机,畅通国外国内人才大循环,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意蕴、时代内涵、未来价值的人才发展路径,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探路。(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