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过纽约东京,登顶“全球增长最快财富中心”,深圳凭什么?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请供参考)

  • 关键词
  • 简介
  • 重点
  • 分析
  • 猜你
    想问

5月20日,《福布斯》援引《2025年世界富裕城市报告》(The World’s Wealthiest Cities in 2025)的一篇报告让全球金融圈炸开了锅——深圳以142%的财富增长率,力压纽约、东京等老牌豪门,登顶“全球增长最快财富中心”。

这座45年前还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

凭什么把百万富翁数量

干到全球第28位?

让我们掀开特区财富密码的底牌

特区基因:

政策红利如何引爆资本狂潮?

40多年前,当刚成立不久的蛇口工业区竖起“时间就是金钱”的标语时,恐怕没人能想到深圳这个边陲小镇会蜕变成如今这幅景象。从土地拍卖“第一槌”敲响市场化春雷,到深交所开市钟声催生造富神话,深圳把政策试验田玩出了新高度。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落地,更是给深圳的发展势头加上了强劲buff:自贸区+国际科创中心+金融开放试验区,政策叠加效应有多猛?据深圳市商务局数据,深圳2024年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突破9700家大关,以9738家的总量蝉联全国首位,同比增幅达21.7%;服务贸易领域同步发力,进出口总额首破1400亿美元关口,创下1402.4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双重突破。更具标志性的是,深圳通过举办全球影响力的招商大会,吸引欧美亚35国逾700家跨国企业深度参与,构建起覆盖主要经济体的资本引力场,将"制度红利"转化为实打实的国际竞争力。

科技造富:

中国科技巨头“复仇者联盟”战力解析

如果说纽约的财富在华尔街,硅谷的财富在车库创业,深圳的财富密码就藏在粤海街道。这个神奇的单位辖区,聚集着腾讯、大疆、中兴等科技巨头,活脱脱科技界的“复仇者联盟”。

无人机界的灭霸,大疆带着深圳军团拿下全球70%市场,美国五角大楼嘴上说着不要但暗地里都得含泪采购;比亚迪电池装车量占国内30%以上,叠加欣旺达等电池生产企业后深圳企业占比近60%;华为中兴双雄合璧,国内5G基站半壁江山尽收囊中。更别提深交所这个“财富印钞机”,创业板一千三百多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13万亿,把“科技-资本-产业”演变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有段子说:“在深圳科技园扔块砖头都能砸中三个千万富翁。”

人才战争:

32岁均龄的“搞钱之都”有多野?

这座平均年龄32.5岁的城市,把“搞钱”刻进DNA!别的城市抢人才送户口,深圳直接送钱!各种人才政策层出不穷,不要论文职称,只要你能实打实搞出硬核科技,补贴不用你找它,它自己会追着你跑。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深圳2024年全年新引进人才入户10.4万人,新增高水平创新团队36个、高层次人才2000人、高技能人才5.2万人。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人数均创历史新高,920名深圳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7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达46.1万人年,居全国城市首位。深圳“爆棚”的人才数量,直接把粤海街道的咖啡馆都逼成了“科创路演厅”。

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暴发户”到“多面手”的蜕变之艰

当全球还在为深圳的造富神话惊叹时,这座城市的掌舵者们早已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平线。从“三来一补”到硬核科技,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这座青春之城正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范式。

站在大湾区C位的深圳深知,财富增长的动力不在榜单上,而在实验室的显微镜下、在产线的机械臂间、在数据的比特流中。当纽约的投行精英还在计算市盈率时,深圳码农正在用代码重构商业逻辑;当东京的百年企业守着精密制造秘方时,深圳创客已在柔性电子皮肤领域突破纳米级传感技术。

但荣耀背后亦有隐忧:国家级实验室数量仅为北京7%、建设用地开发强度逼近50%警戒线、金融话语权尚不及香港半数……这些数字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警示着从“科技暴发户”向“全能型选手”的蜕变之艰。正如新世界财富专家所言,深圳需要构建更具包容性的财富生态——既要大疆无人机翱翔天际,也要城中村创客获得天使投资;既要前海金融巨舰破浪,也要量子计算实验室的静水深流。

瞭望未来,“多中心网络化”的深圳新格局正在展开:河套深港科创区串联起大湾区的创新链,前海自贸区架设起资本出海的新通道,而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万亩产业用地,正静候下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的降临。这座城市用行动诠释:真正的财富密码,是制度创新与科技革命的双向奔赴,是市场活力与政府智慧的琴瑟和鸣,更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与包容失败的胸襟共同熔铸的现代文明样本。

采写丨胡津玮

编辑:郑晓鹏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关键词

简介

重点

分析

猜你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