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日讯(记者 汤莎)7月31日,深圳新增设罗湖口岸作为离境退税陆路口岸。至此,深圳的离境退税口岸数量已增至6个,实现了从东到西主要口岸的全覆盖,显著提升了旅客入境消费的便捷性和满意度。
2025年上半年,深圳离境退税规模显著增长,退税商品销售额和办理业务量分别同比增长1.6倍和3.9倍。大疆、华为等深圳国货潮品的业务占比高达34.5%,位居全国第一。退税商店数量累计超过1000家,设有12个“即买即退”商圈,排名全国前列。离境退税口岸持续扩展,新增福田口岸和深圳湾口岸的离境退税点,使深圳成为全国离境退税口岸数量最多、类型最全的城市。此外,离境退税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全国率先推出“一单一包”便利化模式,单笔业务办理时长缩短一半以上,并上线退税“云服务”平台,实现退税办理“秒到账”和“零等待”。
“老口岸、新使命”,这是全国离境退税重要实践成果的生动写照。罗湖口岸,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口岸,不仅是深港历史最悠久、通关客流量最大的陆路口岸,更是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核心枢纽,具备开展离境退税的坚实基础。2025年上半年,罗湖口岸出入境旅客超过3370万人次,同比增长11.7%,占全市比重25.9%,位居全市第一、全国前列,为离境退税业务提供了庞大的客流基础。在罗湖口岸开通离境退税,既是深圳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重要成果,也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力展示。
罗湖区的离境退税发展态势良好,起步早且基础坚实。2023年,深圳首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在罗湖区开通,为旅客提供了便捷的消费体验。2024年,文锦渡口岸成为深圳首个开通离境退税的陆路口岸,为境外旅客提供了更多退税业务出境选择。今年以来,离境退税创新举措不断增多,旅客便捷性进一步提升。深圳万象城、金光华广场作为“一单一包”便利化模式试点商圈,大幅缩短了旅客办理退税的时间;东门步行街被打造成大湾区首条离境退税特色街区,形成了退税口岸与商店、特色街区的协同发展格局,满足了旅客就近、一站式消费的需求。
为快速攻克难关,开通罗湖口岸离境退税,相关部门面对施工面积大、建筑物和设施老旧、内部情况复杂等难题,迎难而上。市财政会同商务、口岸办、海关、税务、边检、文广旅体和罗湖区,以最快速度克服施工困难,在确保罗湖口岸联检楼历史建筑安全的前提下,高标准、从快从实增设了旅客人流量大、期盼强烈、场地条件成熟的罗湖口岸为离境退税口岸,将巨大的境外旅客“流量”转化为入境消费的“增量”。
下一步,深圳将进一步提升宣传精准性和有效性,在全市旅游、商业、口岸等平台和TIKTOK等海外社交媒体投放多语种宣传视频,策划深圳购物季、国际大型展会(高交会、文博会等)离境退税主题,提升境外旅客知晓度和参与度。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全市推广“一单一包”模式,优化离境退税“云平台”,积极引入退税代理机构竞争机制。持续扩围、优化退税口岸,持续研究增设陆路口岸离境退税,优化口岸退税管理机制。持续扩大退税商店规模、优化退税商品结构,加快在境外旅客聚集地更大规模、更多种类增设退税商店,鼓励红木家具、沙井蚝等更多深圳本土非遗产品纳入退税商店。(深圳市财政局供图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