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3日讯(见习记者 林斯涵 通讯员 李嘉瀛 史鹏威)2025年8月,由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区公共文化艺术和体育中心(区图书馆)承办的科学小记者系列之阅读·赋能科学小记者——脑科学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科学小记者的关注和参与。该主题活动邀请高等院校脑科学领域的专家教授与一线教育名师联袂授课,内容围绕脑科学领域层层展开:从大脑的基础结构与关键功能切入,延伸至大脑健康养护知识;深入解析大脑视觉原理,分享大脑的学习与决策原理;更聚焦“记忆”这一核心议题,拆解大脑记忆原理,教授实用“记忆魔法”,带领科学小记者们探索大脑奥秘,让抽象的脑科学知识变得可知、可感、可用。
探秘超级大脑 玩转思维魔方
大脑仅占体重的2%,却消耗人体20%的能量。深圳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心理学博士肖雅琼从这一现象谈起,依次介绍了“平衡小帮手”小脑、“生命管家”脑干等脑区的结构与功能,现场还通过Stroop测试与大家互动,使其直观认知颞叶与枕叶在接收内容冲突时的脑科学原理。她还梳理了大脑发育规律,指出12岁以前是学习效率较高的阶段。此外,她深入讲解了海马体与前额叶如何协同工作以形成记忆,以及边缘系统与前额叶如何共同调节情绪。围绕这些脑科学知识,她进一步分享了实用的健脑方法:多吃三文鱼等食物、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规律运动。理论讲解之后,科学小记者们通过动手拼装“脑结构魔方”,将抽象的脑科学知识转化为具象的理解。
洞悉“心灵之窗”,趣解脑科学奥秘
大脑是人体的总司令,视觉则是它最关键的情报来源。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学士黄艳通过一张张生动直观的图片,带领科学小记者们走进了神秘的大脑世界。她先科普了大脑感知环境、实现学习与记忆等基本功能,并提到,视觉输入占人类全部感知的80%以上。随后通过不同动物的眼睛结构、婴儿视觉发育等例子,讲解视网膜成像原理及视锥、视杆细胞的作用,破解“眼见是否为实”的疑问。她还分享了脑成像技术探秘大脑的方法,提及阅读障碍等大脑可能遇到的“小麻烦”,并介绍了认知训练等强化大脑的方式。现场互动环节趣味十足:大家戴上红蓝眼镜,通过单眼看图片亲身感受双眼看到的画面差异;还进行了“4D大脑立体拼装”体验,在动手实践中加深了对大脑结构的理解。
破译大脑中的“小锁链” 学习“记忆魔法”
“当你要把宝藏藏起来的时候,你会选择放在什么地方?”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王冬梅以这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开篇,瞬间勾起了科学小记者们的兴趣。随后她揭秘海马体像一位“仓库管理员”,负责整理记忆;神经元连接如同“小锁链”,重复越多,记忆越牢。她还分享了实用的“记忆魔法”,让大家在记忆游戏里,通过编故事、想画面、调动感官,逐步掌握高效记忆的诀窍。
本次阅读・赋能科学小记者脑科学主题活动,不仅引领科学小记者们感知到大脑的神奇与奥秘、学到了脑科学知识,更让大家在观察、实践与思考中,建立起对脑科学的兴趣与认知,悄然在心中种下一颗“学以致用”的科学种子。我们期待,今天埋下的这颗“科学种子”,在未来某天能成长为改变世界的“参天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