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社区第三届客家麒麟舞文化节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10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曾虹 通讯员 吕小月 郑翠丹) 9月7日下午,龙华区大浪街道大浪社区第三届客家麒麟舞文化节在下岭排篮球场热闹启幕。
来自大船坑、赤岭头村和龙胜村等本土麒麟队,大浪实验学校、龙华区第三实验学校麒麟社团、大船坑麒麟队培训班学员汇聚一堂,以“武”会友、以舞传情,为现场千余名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独特的文化盛宴。
小小麒麟舞出传承味道
活动现场,浩浩荡荡的麒麟舞队从麒麟博物馆出发,沿着下岭排路开始巡游。队员们身着麒麟服饰,手持麒麟道具,精神抖擞、神采飞扬。伴随着唢呐高亢的旋律和锣鼓激昂的节奏,许多居民早早守候在街道两旁、热情参与,近距离感受麒麟舞的风采。
巡游结束后,客家麒麟舞文化节展演正式开启。首先登场的是30余名萌态可掬的“小传承者”——他们是今年暑期社区麒麟培训班的学员。经过30个学时的系统培训,不仅与客家麒麟舞这一非遗结下深厚情感,更在此次展演中向家长和居民交出一份亮眼“答卷”,灵动的动作尽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随后,各支麒麟队轮番上阵,将活动推向高潮。队员们以矫健的身姿腾挪跳跃,表演刚劲有力,神态栩栩如生。既有挠头、甩尾、舔足、寻青等传统动作,也有融合民间舞蹈与武术技巧的创新编排,展现出麒麟的灵动与威猛,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现场座无虚席,观众们凝神观看,为麒麟队的表演鼓掌喝彩。
原创MV《麒麟少年》首发
本届文化节的一大亮点是原创歌曲MV《麒麟少年》的首次发布。该作品由大浪街道统筹制作,青麦子乐队与龙华区第三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共同演绎。MV以大浪的山水街巷为背景,以青少年的纯真和热情为主线,生动讲述了麒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在创作过程中,舞麒麟传承人谢玉球、谢碧华亲自指导并出镜,让非遗血脉与青春活力交相辉映,这些“麒麟少年”不仅是舞者和歌者,更是文化的接棒人和传播者,他们正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让古老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近年来,大浪街道秉持“党建引领+非遗传承”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客家麒麟舞的保护与弘扬。通过邀请社区党员、大船坑舞麒麟代表性传承人担任培训老师,连续六年举办客家舞麒麟传承培训活动,累计培养青少年学员240余名,为非遗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同时,街道大力推进麒麟文化进校园,先后组建3支青少年麒麟队,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日常,进一步扩大传承队伍。
今年,大船坑麒麟舞纳入区、街道“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下一步,大浪街道将继续推动大船坑舞麒麟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持续擦亮“人文大浪”名片,为推动大浪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