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贿赂让药品进医院,罚179万元 深圳曝光一批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 关键词
  • 简介
  • 重点
  • 分析
  • 猜你
    想问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1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正值2025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之际,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一批已办结的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涉及“商业混淆”“商业贿赂”“虚假宣传”等,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守护”行动,聚焦网络经济、科技创新、民生消费等重点领域,加大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力度,以此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24年以来,深圳市市场监管系统共立案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255件,结案213件,罚没款3298万元,依法查处了一批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违法行为。

被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曝光的商业混淆案中,某供应链(深圳)有限公司通过宣传栏、期刊、论坛等多种方式宣传其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供销总社)存在特定关系,并在长沙等地冒用供销总社名义举办大会,宣传介绍自家公司,使人误认为其与供销总社存在特定联系。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规定,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罗湖监管局对当事人处违法经营额4倍罚款,合计16035967.2元。

在另一起商业贿赂案中,深圳市某医药有限公司与上海某医药有限公司民营医院事业部工作人员张某约定,若帮助其将相关药品开发引进民营医院及配送,可给予二次返利。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罚没款合计1796300.3元。

虚假宣传也是不正当竞争行为。被曝光的一宗虚假宣传案中,深圳市某科技有限公司在其经营场所展厅悬挂“中国著名品牌”“绿色消费生态供应链信用认证企业”“AA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多份荣誉证书,颁发机构包括“中国优质品牌监督委员会”“中国企业质量品牌认证监督中心”等。经调查,上述颁发机构未在民政部门登记,亦无法通过公开渠道查询到相关信息。该公司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岗监管局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人民币200000元。


编辑:黄春才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关键词

简介

重点

分析

猜你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