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赋能云南高质量发展①|云植与白药双向奔赴 解码科创转型之路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 关键词
  • 简介
  • 重点
  • 分析
  • 猜你
    想问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11日讯(记者 邹曾婧 吴艳)在云南省属企业深化改革、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背景下,一场以“国资国企赋能云南高质量发展——云聚新动能 科创启新章”为主题的媒体采风活动于9月10日在昆明举行,30余名媒体记者及网络大V通过深度走访云植药业与云南白药两家具有代表性的省属企业,展现了传统医药产业与现代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丰硕成果。

云植药业:科技赋能,小植物撬动大产业

清晨的云植广场上,媒体和网络大V代表团接过“云植体验官”任务卡,开启了探索植物药现代化生产的旅程。云植药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徐万胜在致辞中表示:“目前,云植药业已由当初专业从事植物药提取的车间,发展壮大成为一家集植物提取物、植物药制剂、中成药、化学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产品为一体的现代化制药企业,同时公司也是云南省工投集团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打造医药板块战略的主阵地。”

在东方红展馆设置的大山楂丸制作展演,吸引了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的注意。大家不仅近距离观赏传统制作工艺,还饶有兴味地亲自上手,体验一番“手工搓丸”的乐趣。湿气测量活动也引得大家争相体验,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检测自己的身体湿气情况,同时了解公司明星药品祛湿颗粒、山楂茯苓颗粒的具体功效。

在云植药业质量部,记者和大V们围绕公司拳头产品——血塞通分散片、红药胶囊展开观摩,现场观看红药胶囊的显微鉴别实验及血塞通分散片的溶出度测试过程,直观了解血塞通分散片相较于其他剂型的优势。

随后,记者和大V一行来到公司质量部留样室,整齐码放、精心管理的药物样品让大家对企业的严苛质量把控体系赞叹连连。室内按批次、剂型精准分区,片剂、注射剂等各居其位;样品稳定性存放室采用智能化温湿度监控系统,实时记录数据确保样品稳定,严格契合GMP标准。

云南白药:百年老字号的创新蜕变

午后,媒体和网络大V移步云南白药,这家拥有123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创新活力。据最新数据,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33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份成绩单背后是传统品牌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在白药博物馆内,曲焕章先生亲手配制的百宝丹真品作为镇馆之宝,静静诉说着这一民族品牌的百年积淀。但云南白药的脚步并未停留于历史,其创新转型的路径同样令人瞩目。

自1999年启动企业再造工程以来,公司逐步建立起首席科学家制、虚拟企业制等一系列创新机制,并于2022正式成立研究院,形成覆盖昆明、北京、上海、无锡四大研发中心的国际化科研体系,为企业注入持续创新的制度活力。

走向智能制造,云南白药同样步履不停。牙膏智慧工厂内全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省医药物流中心实现智能调度与管理,气雾剂生产线引进国际领先技术——这些现代化场景,清晰展现出传统医药制造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进程。今年2月,公司率先落地国产开源大模型DeepSeek,依托“白小柒”“重小楼”等企业级数字员工与协同平台“白药钉”,实现内部运营效率与产业服务能力的双重升级。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企业推出“滇重楼同心计划”,通过构建从种苗繁育、规范种植到回收加工的全链条闭环生产体系,成功实现珍稀药材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云南白药正以扎实的“内功”,逐步将战略蓝图转化为实际发展成果。

创新双轮驱动,云南生物医药产业迎来新突破

云植药业与云南白药虽发展路径各异,却共同勾勒出云南国资国企改革与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清晰脉络。两家企业以科技为引擎、融合为路径、集群为依托,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产业升级之路。

在科技创新方面,云植药业建成云南特色植物药产业基地,配备27条智能化生产线,不断提升产能与品质控制水平;云南白药则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工业销售收入占比已达40.01%,显示出企业正在从传统制造向研发驱动型企业的深刻转变。

面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命题,云植药业选择在保留古法制药工艺精髓的同时,全面引入现代质量控制体系,实现“老技艺、新标准”;云南白药则在传承百年秘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产品形态和应用场景,打造“老品牌、新生命”。这一“守正创新”的发展模式,为传统医药企业转型升级树立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在产业生态构建方面,云植药业通过整合三家子公司,不断完善植物药全产业链布局;云南白药则通过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和医药流通四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构建起共生共赢的大健康产业生态。两者通过产业链整合与集群化发展,显著提升了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完成了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的探索之旅后,记者和大V们纷纷亮出自己的任务勋章,解锁“国企科技体验官”身份。他们将用各自的独特宣传视角,讲好云南生物医药产业以科技赋能传统药企转型发展、以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故事,让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形象更广泛地触达社会各界。

编辑:张玲 马丹责任编辑:黄春才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关键词

简介

重点

分析

猜你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