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1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舒瑜)9月16日,宝安区新桥街道“星星驿站”和光明区光明街道“星星驿站”正式揭牌。加上前不久成立的福田区莲花街道“爱星驿站”,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市已建成3家专门为“星星家庭”赋能的特殊驿站,探索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构建低负担、专业化的康复和托管支持平台。
数据显示,我国0—14岁孤独症儿童人数超过200万,这个群体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正面临从诊断到康复、从教育到就业等多方面的挑战。今年上半年,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围绕关爱孤独症群体开展一系列调研活动,并针对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将推动“星星驿站”的成立作为工作重点之一。福田、宝安、光明等区和街道积极响应,这一民生项目迅速落地。
16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人大代表展开相关调研。记者了解到,目前3个“星星驿站”全部纳入街道的民生微实事项目,尽管运营的机构、模式有所不同,但驿站都同样温馨敞亮,不仅有阅读区、游戏室,还有专门的康复训练场所,公益和普惠是他们共同的原则。
“我们优先接收辖区内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等缺乏看护条件的特殊孩子。目前已有13名儿童入驻,接受每个工作日早上8点到晚上7点的日间托管服务。”新桥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说,“星星驿站”依托辖区内特殊儿童训练机构金娃娃儿童关爱中心的场地和专业师资力量设立,在建立的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支持。
光明街道“星星驿站”设在东周社区,引入专业社会组织负责驿站整体运营,链接“大米和小米”等专业康复机构,采取“初筛+专业干预”“托管+亲子辅导”服务模式。
莲花街道“爱星驿站”运营超过5周,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康复训练、社交能力融合培养等。工作人员介绍说,驿站采取“政府补贴+机构让利+个人分担”的普惠模式,减轻孤独症儿童家庭的负担。